家访心得体会一句话
实地探访调研记实
岁月静好,教育之路上处处留下足迹。经过13周的停课不停学阶段,这段时间内,学生们、家长们和教师们经历了从好奇到适应再到疲惫的转变。通过线上测验和作业反馈,我们察觉到部分学生在线学习时态度并不积极。在与家长沟通后,我发现许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
踏着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待,我踏上了走访之路。心中不免有些担忧,想着如果发现学生不上网课,是否应该狠狠批评他们。但当我踏入每一户家门时,感受到的却是心情的沉甸甸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下午的时间里,我们共走访了六名学生家庭。
一、疏于管束型:有的家庭中父母整日不在家,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老年人对于孩子的力度较弱,学生常常手握手机自由玩耍。比如A同学家,我们到访时他正在玩抖音,老人却认为他整天辛苦学习。交流中得知,这些家庭对孩子的学业情况并不了解,且因距离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干预。
二、溺爱放纵型:部分家庭因前期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置若罔闻。这类孩子中,男孩居多。他们对于父母的劝诫常常不予理睬,甚至以顶嘴回应,使家长感到无从下手。
三、情感缺失型:在家庭有多个孩子的情况下,有的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不足。由于父母为照顾其他孩子或忙于生计而忽视教育,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孩子选择不学习来吸引家长的注意。
夜幕降临,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沉甸甸的。回想起自己在课堂上的做法,有时会不问缘由地对学生严厉批评。但这样或许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孩子们或许并不在乎。
学生出现的问题并非简单的训斥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和家庭教育。只有学校与家庭紧作,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有效解决。深入学生家中,用心去体验和感受,才能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让我们静待花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