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水仪器多少钱一台


不久前,浙江德清雷甸镇的村级“河长”宋荣坤像往常一样来到南横塘进行巡河,他的身边还跟着两位来自镇治水办的“技术专员”。他们在南横塘与杭湖锡线的交汇口、企业密集区域等战略位置,慎重地选取了四处地点灌取了四瓶河水样本,随后立即展开了现场的水质监测与分析。

随着“五水共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对于治水的成效评估,仅凭观察已无法得出准确结论。对此,宋荣坤解释道:“尽管这两条河看似清澈,但真实的水质情况仅凭是无法准确判断的。现在我们使用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任何细微的问题都难逃我们的检测。”他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小箱子,从中取出了试剂、滴管以及电子设备,开始忙碌地对水样进行检测。他表示:“我们现场能测得一些基础数据,详细的报告则需要回到镇上的水质监测工作室进行分析。”

为了全面把握水质变化并精准实施治水策略,雷甸镇于今年5月购置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并成立了全县首个乡镇级“河长制”河道水质自主动态监测工作室。尽管工作室规模不大,但它能对水质的COD、氨氮、总磷等多项关键指标进行专业数据分析。镇治水办的工作人员杨永昌介绍道,他们每月都会随机进行一次水质采样抽查,而这些抽查结果将被视为重要依据,纳入“河长制”的考核之中。分析报告会在24小时内发送给对应的“河长”,为他们的日常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自工作室运行以来,已经提供了多条水质监测数据,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并成功找到了多个污染源。

在一次巡河中,尽管现场并未发现明显问题,但工作室的监测分析却揭示了一个细节:河道的水质指标虽然处于正常范围内,但透明度却下降了约25厘米。面对这一发现,宋荣坤倍感困惑。在经过进一步的污染源排查以及与县水利专家的讨论后,他们最终确定这是由于雨水冲刷河岸所致。宋荣坤表示,有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他们能够随时掌握河道的水环境动态,准确识别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最近,雷甸村的村民还注意到,村里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有一架无人机在河面上空飞过。为了扩大监控范围,雷甸镇治水办引入了无人机设备,对河面的卫生死角进行空中。对于像杨家斗河这样的河道,由于其转角众多给河道保洁带来困扰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无人机能够实时监控河面的浮岛、河道转角以及沿岸绿化带,实时传输画面,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会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