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吸引人的广告
在国内,海参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几乎无人不晓。它在滋补界的地位犹如王者,关于其能滋阴、延缓衰老、抗抗辐射等种种神奇功效,江湖传闻甚多。
这些神奇功效似乎也给海参的价格带来了不真实的高涨。简直不是天价,而是神仙价位。网上浏览时,一盒海参的标价动辄上万,不同品级的价格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不少人感叹,这哪里是在补肾,分明是在变相烧钱。但人们对海参的真实价值仍然存在期待,只是大多数人对此道的分辨技巧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家的宣传。在大连,海参商人的话语权极大,他们的“海参野不野生,谁也不知道”成了行业潜规则。
许多人在购买海参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有的海参包装一开,便散发出浓厚的盐咸味,水泡后水中钠含量明显增加。还有的海参疑似染色制成,一打开就能闻到浓烈的塑胶味。而买到的海参往往与广告描述不符,颜色发黄、体型小、一煮就烂。
商家在面对质疑时总是有一套话术,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即使是在普通市场或超市,消费者也很难买到真正的海参。一位东北大爷在超市购买到低价海参后拉肚子,经朋友提醒才发现是面粉和山粉制成的假货。
海参行业的猫腻实在太多。干海参领域尤其糟糕,很多都是用添加剂制作。如果用活海参做原料,每35斤才能做出1斤纯淡干海参,但有些商家用15斤原料就能做出1斤海参,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
大连的军辉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爆料了行业,许多厂家为了增加重量,会往海参里塞糖棍等物品。这些加了料的海参和纯正海参混在一起,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一些商家甚至用糖精、麦芽糖、盐等廉价材料制作添加料,含糖量高达40%至50%,吃了容易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
这些假货却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据说一千多块钱的料能卖五千多块钱,纯的海参能卖三千多,掺了料的却能卖两千八。一些水产公司不仅加料,还用特殊方法上色。他们用盐、木糖醇等制成黑水,将海参扔进去搅拌后再捞出来,就能做出卖相好的海参产品。
除了加料,产地和野生海参的问题也存在弄虚作假。明明是从福建、山东运来的海参,却声称是“大连本地特产”。消费者在购买野生海参时也容易受骗,因为大部分商家都会提前把海参放在海域里再捞上来,冒充野生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