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怎么学能快速学会


近日,一群来自各地不同背景的学生齐聚一堂,用潮汕话完成了一次主题为“餐厅”的情景剧表演。这场特别的表演发生在汕头大学文学院选修课程《潮汕方言文化研究》的课堂之上。该课程的主讲人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陈景熙。陈教授不仅是汕头澄海人,更是多年来深耕于潮汕文化领域的研究者。

谈及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陈教授对南都记者表示,对于潮汕籍的同学而言,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自己的族群文化,明白潮汕方言研究在语言史上的不可替代性。对于外地同学来说,学习方言文化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陌生环境,方言是认识一个族群文化的切入点。

潘同学作为该课程的一名普通学生,来自广东茂名,平时主要使用普通话交流。他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选择这门课程让他觉得“物超所值”。课堂轻松有趣,不仅学会了潮汕话的一些基本用语,还借此深入认识了潮汕文化的多样性。陈教授的教学成为潘同学认识潮汕文化的敲门砖。他表示,会继续选修相关课程并推荐其他同学学习陈教授的潮汕方言课。

陈教授曾开设过《潮汕方言入门》课程,教授包括东南亚留学生在内的学生们潮汕方言的一些日常用语。回归汕大后,他重新设置了《潮汕方言文化研究》课程,除了教授日常用语外,更注重引导学生对潮汕文化体系的整体认识。陈教授强调,教授地方文化有助于学生融入。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追求潮汕女生的学生汕话最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方言与族群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谈及课程设置,陈教授将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地理和历史角度梳理潮汕方言文化基础;其次教授潮汕方言的语法、语音和词汇;最后通过方言解读潮汕文化。面对课堂上既有会说潮汕话也有不会说的同学的情况,陈教授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让潮汕籍的同学成为助教帮助非潮汕籍的同学学习潮汕话。在期末考查时,他布置了以餐厅为场景的情景表演任务,学生们通过实际表演展示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