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奇石收购联系方式
一谈及“小县城的大石展”之事,无疑已经引发了众多石友的关注与热议!每当石展拉开帷幕,总会有那么几笔高价交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那价值25.8万元的渭河黑金刚十二生肖组合,又或是5.6万元的黄河石“”,再加上那3.8万元的画面石“安逸”,每件都是石界里的佳作。
这并非全部精彩。在那些参与石展的奇石中,有一批幸运儿与主办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被永久留在了当地的石文化博览园。简单来说,就是主办方精选了一批参展的石头并进行了收购。
那么,这些被选中的石头具体是哪些呢?虽然官方仅公开了11个的主要信息,但实际数量可能远不止于此。重要的是,主办方可能最初看中了更多的石头,如30个、50个,然后与藏家逐一商谈,最终以双方满意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协议。
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这个“小县城的大石展”在明年将吸引全国的石友蜂拥而至!因为主办方是真心实意地购买。大多数石展更倾向于期待本地藏家或特邀嘉宾的出手。
在过去的岁月里,举办展会并收购石头并非新颖之举。每当某地石展热闹非凡,其背后往往伴随着精彩的成交故事。其中有两种情况尤为突出:第一种是主办方团队本身就是实力雄厚的藏家,他们每年办展时都会收购心仪的石头,至于收购的数量和价格则往往成谜,不事张扬。就像前些年山西的石展一样。
而第二种则是有着明确收购计划的展会,它们遵循清晰的规定和流程。记得在2016年的北京第四届名家赏石精品展上,或许首次尝试了这种收购模式。当时,收购价格的决定因素包括买方出价、卖方出价以及专家议价,三者权重各占一部分。在双方满意后,签署收购协议,完成交易。
那次展会似乎斥资百万收购了块顶级石头。高昂的起始价格和较大的代价导致石头的流通性降低。之后的几年里,类似的展会未能持续进行收购。其他展会也未敢效仿。
对于一场大型奇石展会而言,若精品展和摊位费收入达到30万,其实际花费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若能刚好覆盖成本已属不易,还有不少展会面临小几万的亏损。若要将收购纳入石展流程,通常需要当地的大藏家来承担这个责任。
在临洮石展上展示的这11个被收购的石头,按照价格总计需要26万多。对于一位有实力的藏家而言,这仍是可以承担的。尤其是那些价格在大几千、刚过万的石头,显然有着巨大的潜力。未来5倍、10倍的升值空间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这些石头最终可能都会安放于文化博览园内,成为那里的永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