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进门的饺子还是出门的饺子


昨夜,部门同仁欢聚一堂,为那些提前返乡欢度新春的同事们饯行。我们没有选择丰盛的宴席,亦未大鱼大肉地款待,而是决定共聚一堂,包起了饺子。

此举正应了咱们的传统习俗:出门饺子,进门面。简单而言,即是出行前享用饺子,归家后则品尝面条。还有一说称“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亲人聚散时遵循的饮食礼节。

那为何有“出门饺子”的习俗,其中有何深意?

每当亲人将要远行,长辈便以包制饺子来为他们送行。饺子不仅包裹着美味佳肴,更满载着深厚的亲情。当家人围坐一堂,将血脉相连的情谊包入一个个象征“财富”的饺子中,让远行的亲人将这份情感带至天涯海角,直至地老天荒。那些奔波在外的游子,每当品尝这小小的水饺,便会思乡心切,思念亲人。虽然饺子体积小,但它所蕴含的情感却无比宏大、深远。

这也表达了长辈们对儿女早日归家的期盼。而当儿女、亲人远行归来,结束了长期的离别之苦后,长辈们又会煮上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来欢迎他们回家,希望他们能够长长久久地留在自己身边。

除了上述的情感含义外,还有实用的考量。饺子耐消化,出门前食用一顿,可以减少路途中的饥饿感;而面条易于消化,对于经过长途跋涉后归来的人而言,一碗热面确实更适宜于调理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