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古玩地摊最火的地方


我生于之根,童年时期在皇城西侧的街巷里度过。此处,与繁华的西四牌楼毗邻,往北可及护国寺,向西有白塔寺的佛光映照,向东遥望北海与什刹海的宁静湖面。我生活在这个古老的胡同之中,北的市井风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画画之情萌生于此,生机勃勃地蓬勃成长。我爱捕捉生动之形,例如庙会中的小吃摊位、聆听说书之声的听客、山东的菜贩、河北的推水车的大哥……每当我放学后,便带着速写本在街头巷尾徜徉,乐此不疲。

绘画不仅需要细致的观察,更需对人物神态、服饰的深入刻画。我时常想起少年时期对生活的记录,那些画面在我心中如影随形。胡同中的吆喝声、磨刀的、缝纫的、卖糖葫芦的等等声音与景象都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我决心将这些画面以画笔记录下来,还原旧的风貌。我绘制了百余幅北京民俗风情画作。

在此基础上,我欲创作一幅典型的旧街景画作,体现老北京的文化、市井和民居氛围。因此我选择鼓楼前的烟袋斜街为创作背景。自清朝以来,由于满人多喜吸旱烟,烟铺在盛行。烟袋斜街便以其独特的标志——烟袋模型幌子而闻名。店铺如“广顺号”、“双盛泰”等均为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早期烟袋斜街生活气息浓厚,从东口进西行再往南拐,银淀桥旁的山东豆腐房冒出的白烟与老北京的风味相得益彰。古色古香的门脸、雕花镂刻的门窗、黑漆金字牌匾等无不透露出的韵味。而“聚古斋”、“文渊魁”、“广盛永”、“鑫园澡堂”、“义和轩”、“柏记烧饼铺”等店铺更成为这条街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