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举例说明


“立体人物”与“平面人物”的文学世界

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小说的角色们各具特色,有的性格错综复杂,有的则显得简明直接。英国的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巧妙地将这些角分为“平面人物”与“立体人物”。

“平面人物”,也常被称作类型化角色或漫画式角色。他们以最直接的形式出现,通常是根据一个明确的观念或特征被创造出来的。这种角色的存在,就如同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他们在文学的舞台上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而成。

相较之下,“立体人物”则性格更加复杂,常常是与多变的角色。这些人物似乎不仅仅是笔墨的产物,更是现实中人类复杂性的反映。如狄德罗所说,人是一个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而文学作品中的这些人物,正是这种复杂性的体现。

福斯特认为,“立体人物”在艺术性上往往胜过“平面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为丰富,性格中的矛盾冲突为故事增添了张力。以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飘》为例,女主人公斯佳丽就是一个典型的“立体人物”。她身上集中了多种相互矛盾的特质,既聪明能干又显得有些愚蠢,既爱慕虚荣又自私自利。这种复杂的性格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既对她产生鄙夷又心生同情。

虽然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平面人物”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中,“平面人物”往往能够产生出喜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比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他的形象突出了“变色龙”、两面派这类人物的共性,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鲜明的厌恶感,并从中获得一种讽刺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