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删除的好友怎么找回来


心感落寞,仿佛欢愉已远离。

闺蜜吐露此言后,原本欢声笑语的聚会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如今的社会中,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但精神世界却逐渐显得空虚。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坚忍不拔的“情绪稳定者”。

当受到伤害时,我们会强颜欢笑说“没关系”,当压力过大时,又会强撑着说“我可以”。

工作几年下来,钱袋未丰,身心却倍感疲惫。

不少人感慨,小时候盼望长大,可长大后的苦楚似乎比快乐更多,让人觉得越来越不开心。

这种感觉并不是你的错觉,的确是一部复杂而精妙的系统。

当你的身体或心灵发出某些预警信号时,其实就是在提示你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了。

具体来说,哪些口头禅是身体和心灵的“警示灯”呢?

第一警示:自我否定的“我怎么这么倒霉?”

常说这句话的人,往往对自己持有悲观消极的看法,觉得自己有缺陷,甚至一无是处。

他们习惯性地否定自己,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久而久之,他们会对日常生活、工作、交际失去愉悦感,对批评和失败变得异常敏感。

第二警示:“当时要是...就好了”

常说这种话的人容易沉溺于往事,常常陷入对过去的悔恨和遗憾中。

他们可能总是反复思考过去的错误和不愉快,忽视已取得的成绩和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导致他们感觉周围人都不理解自己,从而感到孤独和被世界抛弃。

第三警示:“以后肯定也是这样”

常说这种话的人对未来抱着悲观的态度,即使对生活现状不满,也缺乏改变的勇气和魄力。

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他们陷入“习得性无助”,在哀叹和抱怨中失去对人生的掌控力。

心理学家贝克提出过“抑郁认知三联征”,即个体对自己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持悲观预期。

这些消极看法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抑郁层级。

听过一句话:“沉溺在抑郁情绪中久了的人,潜意识会通过日常语言反映出来。”

确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当我们听到这些口头禅时,其实是在听到心灵的求救信号。

如何拯救自己?

当感觉内耗、焦虑、抑郁时,可以尝试暂停手中的工作,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其他事情。

不必谈抑郁色变,它是身体自我适应的一种表现。轻度抑郁某种程度上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把“我怎么这么倒霉”换成“我真幸运”,把“当时要是...就好了”换成“我已经尽力了”,把“以后肯定也会这样”换成“试试看,说不定会有惊喜”。

记住,你早已是自己的英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加油打气。

对自己说一句:“2025年,不必那么辛苦!你值得被爱和尊重。”

评论区里,也分享一下你最近的口头禅吧。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