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能干多久


晋商是明清时期由山西商人发展而来,依托于山西地处北方边镇的优越地理条件,他们主要经营盐、丝绸、铁器、棉布等商品,并在明代崛起,清代达到鼎盛。

在今日的山西,有一位年仅13岁的初中生高千尧,她对山西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每当谈及总能头头是道。她不仅是运城市东康中学初二的学生,还是山西博物院的小小讲解员。

那么,这位小姑娘是如何成为专业的山西文化讲解员的呢?这背后源于她对兴趣的执着追求。

历经三年不懈努力,终成讲解员翘楚

高千尧与山西博物院的缘分始于她小学三年级的一次旅行。当时,她看到博物院的小讲解员面对游客侃侃而谈,便心生向往。连续三年的报名尝试,她终于在六年级时成功入选,成为了博物院的讲解员之一。

她经历了严格的培训,包括英语、讲解技巧以及拓展知识的学习。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逐渐对山西的历史、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义务奔赴省城,传播晋地文化

作为常规讲解员中的一员,高千尧每周需服务一次,但由于她居住在运城,往返省城并不容易。她与母亲与博物院沟通后,商定每两周服务一次一整天的安排。

自去年年初开始,高千尧每两周从运城前往太原。她的服务范围包括多个展厅,如佛风遗韵、熔炉、戏曲故乡以及明清晋商等。她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山西的历史文化。

这份坚持并非易事。她需要颠簸长途跋涉,压缩休闲时间。当提及最大的困难时,她却提到费用问题。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员工,家中经济压力较大。每次到太原,她的母亲都会陪同并批发小商品以贴补家用。

小小年纪大担当,校园内开

高千尧在山西博物院的经历不仅使她获得了学识的满足和成就感,也让她在校园内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她的学识和热情感染了师生们。

校长张新民特意安排她在学校举办了一场关于山西经济与文化的。听讲者不仅包括学生,还有老师。一位老师评价说:“高千尧对本土历史的了解程度令人惊叹,甚至可以成为许多成年人的老师。”

取得了成功,校长也找她谈话勉励她继续努力。学校还支持她成立以山西历史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并在购买书籍、外出参观等方面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