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我的故乡隐匿于湘西大山的深邃之处,那是一个纯正的苗族聚居的村落。每逢春节,这里都会沿袭一些祖辈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
在岁末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有向神灵致以敬意的传统仪式。早餐过后,大人们会带领着孩子们,肩挑手提着香纸、糖果、糍粑、酒水以及鞭炮等供品,跋山涉水前往埋葬祖先的祖地,进行庄重的祭拜。
每个村寨的祭祀地点都相对集中,前来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整个村落显得热闹非凡。将供品一一摆放在祖坟前,点燃香火,浇上酒水。若是在立春之前,还需在坟堆上添上新鲜的泥土,点燃鞭炮,这才算完成了整个仪式。在完成仪式的过程中,大人们会向孩子们讲述祖先的故事。
完成祭祖之后,接下来的便是准备一年一度的年夜饭了。我们家族的年夜饭虽然简单,但充满着家的味道。腊肉、鸡鸭等食材炒制几样菜肴,自给自足。在享用之前,会安排孩子们手提篮子,带着供品前往土地堂进行拜祭并点亮灯火。大人们也不闲着,将堂屋的神龛加满油并点燃香火。随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享受这团圆的年夜饭。香火持续燃烧,直至香灰燃尽再续上新的香火,这样的仪式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二点。
饭后,孩子们便开始在村寨间游玩嬉戏。大人们则忙着清洗腊猪脚、腊猪头等食材,并将它们放入铁锅中烧煮。烧火用的木材则是几天前备好的茶树、梨木蔸子等。大人们在忙碌中相互聊天,或者唱起那动听的山歌。
大年三十的守夜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不到深夜十二点是不能算作完成守夜的。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整个村寨的每一户人家都会燃起鞭炮、炮仗和烟花,响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直到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无论身在何处的人们都会在三十夜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围坐在火炉旁,大家举杯畅饮、大快朵颐,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微亮。辞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每个人都被深深的亲情和家的温暖所包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