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是神态描写吗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位富有的老板搭乘出租车,随手抛出一叠,对司机说:“走,去这个城市消费最昂贵的地方。”
司机微微一愣,随即目光转了转,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久后,司机启动了出租车,驶向了目的地。
“师傅,是不是走错了?”老板疑惑地看着前方某医院标识牌,不由得发问。
他揉了揉双眼,再三确认自己的所见所闻。司机回答:“老板,我没走错。”
“你不是说要去消费最高的地方吗?我思索后觉得,唯有医院最是消费无度!”
ICU室或许真如人们所言,是这世上消费最昂贵之地,且无讨价还价之余地。
……
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件事:就医的花费确实高昂。
常言道:“世间万物皆可讨价还价,唯独医院除外。”人们在这里的消费往往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就在4月1日那天,我亲身经历了与医院的一次不期而遇。患上肾结石的我痛苦万分。
去医院的路上我满心希望早些到,这样或许还能做复查。
所谓的复查便是做个彩超。
转眼间我便已到达医院。
在问诊环节中,医生白了我一眼:“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复查?”我解释道春节前曾去过医院但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复查,并提到近段时间我都在喝中。
医生听后只是简单地开了张检查单子。
离开诊室前,医生嘀咕了一句:“不知今天能不能排上检查。”
听到这话,我心中一紧:难道做个检查也要等这么久吗?
没想到主治医生的话竟一语成谶。
缴费后我开始预约检查时间,看着自助机上的“满号”提示,我愣住了。
这究竟是怎么了?
我只是想做个简单的检查,却被告知要排到4月8日?若是我身为外地人又该如何?
难道我要长途跋涉来到医院只为等待?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所谓的“看病难”。
医院的繁忙程度超乎想象,越来越多的人在年轻时就患上了疾病。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为何医院不能让我们直接预约检查?像我这样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检查的人直接挂彩超的号不是更方便吗?为何非要先看门诊再预约呢?
为何只有缴费后才能显示预约检查时间?这样的流程是否合理?
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如果我是外地人那我在这边交了检查费之后一星期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检查。这期间的花费都是个问题。
最后我想问:现在看病为何需要等待这么久?医院为何总是人满为患?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是否与我们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关呢?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