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带子怎么系蝴蝶结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讯:访谈与启发记,跆拳道冠军郑姝音分享勇气之源

今日,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2025“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活动以及“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首站活动在这里举行。其中,跆拳道冠军郑姝音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

“站立姿势时,脚尖宜向斜前方45度,重心平衡于之间,目光直视前方。”郑姝音细致地为学生们分解每一个动作。她不仅手握脚靶辅助孩子们训练,更是在武术馆内传递着她的体育精神。

当日,郑姝音以特派体育老师的身份回到校园,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她回忆起自己9岁那年,跑步都气喘吁吁,踢腿也显得软弱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在跆拳道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

“训练的确很辛苦,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运动员。”郑姝音在宣讲中坦言。屏幕上播放着她的运动生涯“勋章”,伤病成为她的常态。她在绷带上画上蝴蝶结,这是她面对伤病的方式之一。

她的教练在她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教练告诉她,眼泪可以流,但重要的是学会重新站起来。“教练用不同的方法帮助我打下基础,提升体能。”郑姝音逐渐培养起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进入队后,郑姝音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她主动延长训练时间,深入研究技术录像。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使她从世界第30名逆袭至里约会最高领奖台。她告诉同学们,没有天生的胜者,只有永不言弃的追梦人。是跆拳道给予了她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希望。

如今,郑姝音虽已退役,但她拥有多重身份——大学老师、妻子、解说员等。她最珍视的时刻仍是在校园里与孩子们互动的时光。她喜欢推广跆拳道,不仅因为这项运动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更因为她希望通过弘扬跆拳道的精神,为更多孩子注入勇气。

互动结束后,五年级的周小童对记者说:“今天郑姐姐的一句话好像把我从绘画比赛失利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了。”她说:“失败不是终点,我们需要的是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郑姝音对记者表示,她非常享受走进校园推广跆拳道的过程。她相信,跆拳道中所蕴含的“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精神,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动力。

整个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郑姝音的话语和她的故事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