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境的八种类型


古诗词中,常常运用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情感世界:借景抒感,寓情于景之中,触景生情等手法,均是景物与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体现。

还有一种关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却是古诗词中最为高深的情景交融之法:以景作结,情融其中。

以景作结,即将情感的流露隐匿在景物的描绘之中,于此时刻戛然而止。此手法犹如水墨画中的点睛之笔,亦是画龙点睛的妙诀。

如王维的《山中送别》一诗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两句跃然纸上。当友人已经策马离去,诗人满腔的留恋与不舍并未直接倾泻而出。相反,诗人将焦点投向了脚下碧绿的春草。

诗句至此戛然而止,此简朴的景物描绘中却蕴藏着深沉的情感。以自然界之永恒反衬之短暂,绵绵不绝的春草仿佛在述说着对友人远去的无尽思念与不舍。

再观王昌龄的《从军行》,诗中“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以景语作结,寓情于景,创造出深远的意境,使诗歌的意蕴更为深远。

这种以自然景物为情感载体之法,较之直白的抒情更为深入人心。虽然在诗篇的最后一句结束,但情感并未因此而终结。反而是将情感寄托于永恒的自然之中,令读者在言尽而意未尽的韵味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并未直接描绘内心的依依不舍,而是将情感隐匿在友人渐行渐远的场景之中。友人之船在视线中越来越远,而诗人却久久伫立岸边不愿离去。那漫漫长江、天际流水,正是诗人离别之情的写照。

古典诗词之魅力在于其言有尽而意无穷。虽然诗歌的篇章已经结束,但诗人所寄托于最后一句画面中的情感却长久地萦绕在读者心中。有限的词句蕴含了无限的阐释可能,一瞬间的情感已然化为永恒的风景。以景作结、情融其中,是诗词中最值得品味与玩味的表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