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名言


小溪心声/文

刘同的青春文学作品《青春之迷茫》(以下简称《迷》)一经问世,就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此书曾于2013年被评定为年度励志最佳作品,仅几月销量就迅速攀升至逾百万册。接着,2014年他又出版了广受喜爱的畅销书籍《败亦荣光》。近年来,《谁的青春不迷茫》在电影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首映日票房便突破了三千万元大关。不仅如此,作为光线传媒的副总裁,并担任其中两部作品的女主角郭姝彤与王鹤润共同莅临浙江理工大学,开启了“重走青春路”的分享会,并来到了城西银泰城为其最新作品《光亮之路》进行签售。

打造与众不同的青春电影

刘同的名字在大众中广为流传,源于他在微博上发布的励志语录,这些话语常常被广大读者转发,视作生活中的励志名言。当《谁的青春不迷茫》成为热销书籍后,电视剧《匆匆那年》的导演姚婷婷便与刘同商议将之搬上大银幕。拍摄周期虽只有短短三个月,却与许多国产青春片相比,多出一天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

《迷》的六位主演中大多是新人演员,仅有白敬亭因在《匆匆那年》网剧及电视剧《旋风少女》中的出色表现,已拥有一定粉丝基础。而扮演黄韬的毅虽年仅十七岁,但已参与过真人秀节目《变形记》的拍摄。刘同在选择演员时强调:“他们看起来是没有整过容的年轻人”,全员均为90后。

尽管从筹备之初就不断听到质疑之声,甚至有人质疑“一本鸡汤散文集为何要拍成电影”?但刘同坚定表示,他们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要拍出一部与众不同的青春电影。

初期,《迷》在豆瓣的评分只有5.0分,让刘同感到困惑。后来他了解到,国内观众对国产青春片的评分往往基于先入为主的印象。但上映后,评分逐渐上升,这与许多电影初评分高而后下降的趋势恰恰相反。

一部无大牌明星的青春电影,首映即获得三千万票房,三天破亿的佳绩,实属不易。许多人评价这部电影真实反映了青春的面貌,没有堕胎、没有车祸、没有争执的纯真故事。

分享励志故事与人生经验

身为媒体人的刘同擅长分享励志小故事与人生经验。在路演现场,他遇到一位女生分享了自己对他的喜爱,并表示自己网上写作时总被人说矫情。刘同则以自身经历鼓励她:“《谁的青春不迷茫》最初是我博客上记录自己二十到三十岁成长的故事,写了两百万字却鲜有人问津,但后得遇伯乐得以出版。”他进一步分享道:“二十五岁前,我在意他人的看法;但二十五岁后,我学会了不在乎。”

对于年轻人追星的现象,刘同也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进行解读:“我曾经非常喜欢刘墉,一次为买他的书排队两小时。追星若能让你获得正能量、让你变得更好,那便是值得的。”他还幽默地表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文学界的EXO。”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每个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迷茫。刘同的作品与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