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恋爱观后感800字
文/秋叶语
观看完《花束般的爱情》,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这段爱情故事的叙述方式堪称一绝,细节之处流露出极高的制作水准,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被其深深触动。
久违了,能再次看到如此优质的纯爱情片。回想起上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爱情片,甚至可以追溯到《泰坦尼克号》的年代。
电影的框架虽然简单,有人甚至觉得有些矫情和俗套,但正是这样一部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却凭借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在豆瓣上获得了8.7的高分。
男主小麦与女主小绢因缘际会,在末班车错过的一个晚上相遇。他们彼此分享兴趣爱好,惊讶地发现彼此的爱好竟然如此契合。
小绢曾说,小麦的书架仿佛就是她的另一个世界。志同道合的他们迅速坠入爱河,学生时代的爱情美好模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们的想法和思维几乎同步,几乎没有任何意见不合,更不用说争吵和打架了。
步入社会后,小麦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他不再有时间和小绢分享他的书、电影和游戏。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与此小绢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两人渐行渐远,最终选择和平分手。
再次相见时,他们身边已经有了新的伴侣。在向左走和向右走的时候,他们背对着彼此挥手告别。
没错,这部电影没有狗血的剧情让他们重归于好或牵扯不断,他们只是成为了彼此生命中偶尔会想起的过客。
电影开篇就告诉我们,他们的结局是分手。漫画完结、喜欢的面包店关张、组合解散,如果这些都不发生,他们会不会分手呢?答案依旧是会。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是“心的距离”。这种距离并非单纯指经济上的差距或地位上的悬殊带来的自卑感,而是心灵之间的隔阂。其他的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妥协和退让解决,但心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改变的。
学生时代的爱情相对较为纯粹,只需要“我喜欢你”&“你也恰好喜欢我”即可。不用考虑生计问题,没有柴米油盐的烦恼。那时他们的心靠得很近,几乎没有分歧。
但我们都知道,学生时代的美好不会永远持续。当他们毕业开始找工作时,故事就已经进入了转折点。小麦的生活开始变得艰难,他需要维持基本生活但收入却不稳定。这导致小麦和小绢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和小绢的观念开始产生变化。过去的小麦和小绢已经不在了,他们变成了另外两个人。这让人不禁思考:纯粹的爱情最终会败给什么呢?在我看来,答案就是“心的距离”。
在饭店的那场分手戏中,他们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看到了为了挽留对方说出“我们结婚吧”的小麦。这一刻让人深感唏嘘。小绢看着那对情侣聊着过去的话题、喜欢的歌、喜欢的书等一切不谋而合的东西时哭了。她想起了自己也曾找到过这样一个人但如今却已失散在人群中再也找不回来。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好的设计在于后半段的处理。两个人分手后的相处呈现了一种正态分布的趋势从最初的蜜恋期到逐渐升高的矛盾期最后慢慢回归到原始水平。分手后的三个月因为房子问题他们暂时住在一起像恋爱前的暧昧一样一起吃饭看电影然后各自搬走回到陌生再遇见时已经完全释然挥手告别。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能够相遇已经是幸运我们曾经有过那样的爱情更是珍贵的事。《花束般的爱情》虽然以分手告终但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思考了关于爱情、关于成长、关于距离的种种问题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段感情。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秋叶语)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