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专员说白了是干什么的


面对未知的产品,产品经理应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本文将分享一次作者在面对陌生产品项目时的复盘经历,以及他在这过程中所采用的工作思路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身为产品经理,我们常常需要面对不熟悉的产品和项目。如何高效地收集有用信息,从而从陌生到熟悉,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最近的工作中,作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从事安防行业,为某个项目定制了一款工程环境监测器,但项目验收后仍有较多库存,希望探索其他应用场景,并设计对应的管理系统。这对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线,仅知其用于“气体监测”,其他一无所知。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作者开始整理思路,筹划工作的开展。

未知带来恐惧,但也是产品工作的常态。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只有直面它,打破信息迷雾,才是开启胜利的第一步。在本次“工程环境监测系统”的规划迭代中,作者制定了以下思路:

首先进行内部信息收集。这包括两大类:一是现有文档资料的归类整理,如“项目文件”、“硬件参数文件”、“使用说明书”等,帮助作者快速获得现有产品的基本概念;二是重要人员信息的确定,包括销售人员、工程实施人员、研发人员和采购人员等,以便更快地获取有用信息。

实践操作同样关键。拿到硬件设备后,作者亲自上手实践操作,以提升对产品的感官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作者记录了遇到的问题,包括使用流程、操作方式等,这些内容为以后的整体产品迭代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作者从两个方面考虑产品的迭代:一是迭代内容必须满足气体工程行业规范;二是迭代方向要优先满足主流市场需求。他注重跨部门协调和人员沟通,尤其强调利用好上级领导资源,以取得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在收集竞品信息时,作者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收集内容和渠道来源。他还注重身份和需求的包装,以更有效地与供应商和友商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他逐渐明确了产品的特色和差异化。

整体上,作者的工作从“基本认知——实践操作——确定规范”三个阶段展开。为了进一步明确产品特色,他先了解同类产品的现状。在动手收集竞品信息之前,他先做好收集计划,包括时间计划、明确收集内容和竞品收集渠道等。

在实践过程中,作者还总结了几个注意事项。第一是跨部门交流中的授权问题很重要;第二是竞品资料收集可以借助他人协助但要做好;第三是运营好公司身份的社交媒体账号以展示专业性;第四是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记录已点击的公司名称以防遗忘。

本文所述内容是作者在接到新的产品任务时从思路整理到具体实践开展的全过程描述。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虽处于初期阶段但这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自己足够了解情况并获得了较多有用的可参考的信息”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工作。希望这篇文章能为面临类似情况的产品经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