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鲈鱼是哪里的名菜
作者 郑文静
在七月的加拿大鲈鱼丰收季节,远在异国他乡的徽菜厨师吴渭明正忙碌着腌制今年的第一批“臭鲈鱼”。
吴渭明已在海外度过了十三个春秋,他一直致力于徽菜的创新研究。他将臭鳜鱼的制作技艺运用到加拿大野生鲈鱼上,为食客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味觉盛宴。
吴渭明师承于程灶奎、程灶有等徽菜名厨。出国前,他在一家中外合资的餐厅工作,精通徽菜烹饪,参与编写徽菜菜谱,并在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与徽菜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渊源。
在2024年的春天,吴渭明从加拿大回到家乡绩溪县,在安徽徽厨技师学院为学生们讲解徽菜传承的精髓。绩溪县不仅是徽菜的发源地,还是“中菜之乡”和“厨师之乡”。据历史记载,自唐代起,绩溪人便开始在长安等地经营饮食业,而随着徽商的崛起,徽菜也发展到了大江南北。如今,随着徽厨走向海外,与当地饮食习惯相结合的改良版徽菜更是香飘四海。
“臭鳜鱼是徽菜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发酵风味而闻名。”吴渭明说,“而鲈鱼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成为加拿大人餐桌上的佳肴,两种食材的结合也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在徽州方言中,“鲜腌”与“臭”相近,这体现了徽州人对“鲜”的追求。这是一种通过盐和食物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特殊味道。
吴渭明强调,“徽菜烹饪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他选择的野生河鲈鱼是关键。加拿大水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野生河鲈鱼生长在激流中,肉质紧实且味道鲜美。
处理新鲜鲈鱼时,吴渭明非常讲究。在25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中,他将鲈鱼进行腌制,放入陶缸中,用石头挤压后再多次翻面。“传统臭鳜鱼的腌制方法需要放四两盐,但考虑到加拿大人的口味偏淡,我们改为三两左右。”吴渭明解释道。
五天后,鱼肉吸收了各种腌料的精华,通过天然发酵,鱼肉的纹理和味道开始发生变化。烹饪前,他将鱼漂洗半小时,然后在高温下快速煎至金黄,再加入五花肉、笋丁、干辣椒等提升鱼肉的风味。他还会淋上几滴柠檬汁。“柠檬在西方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与的生姜相似,都能减少食物的腥味。”吴渭明说。
这道臭鲈鱼佳肴初时,蒜瓣形的鱼致有弹性,香辣、微臭、咸鲜交织在一起,口感复杂却和谐。随着咀嚼,鱼肉的鲜美与腌料的香味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回味无穷的味道。
“臭鲈鱼也成为了当地华侨圈最受欢迎的一道美食。”吴渭明回忆道,“在一次华人家庭聚会上,我烧的臭鲈鱼因天气炎热没有腌制得如往常鲜嫩,但没想到还是被他人全打包带走了。”
那么为何臭味美食会如此受欢迎呢?吴渭明认为,“在西方有蓝纹奶酪、鲱鱼罐头等臭味美食,而的臭鳜鱼、臭豆腐等则成为了文化符号。奇臭和异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转化,有时极臭可能就是极香。”对于那些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来说,臭味美食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