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特点简短20字


近日,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于1月27日对外发布了关于未来气象状况的预测。据预测显示,到了2025年春节期间,因气象条件不利,大气环境可能会遭遇一次污染过程。特别令人担忧的是,若再加上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污染水平将可能上升到重污染级别。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分析,从除夕白天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扩散条件将逐渐变差。这存在烟花爆竹污染持续滞留的风险,预计将形成大约三天的中至重度污染时段。而到了初三,随着自北向南的冷空气逐渐影响,空气质量将有明显改善。

最新的预测结果指出,随着1月26-27日强冷空气系统的东移入海,特别是到了农历除夕的白天,我国除东北外的多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开始转差。夜间地面风速明显减弱,使得污染物更容易积聚。接下来的初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将维持这种静稳状态。除了华北、长三角及西部部分区域有些扰动外,大部分地方仍将以静稳特征为主。若此时有大量烟花爆竹燃放,预计我国大部分地区将经历持续三天的污染过程。其中,东北大部分地区、京津冀及其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中西部、两湖地区、川渝以及天山北坡城市群可能将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部分城市甚至有出现严重污染的风险。从初三开始,空气质量将自北向南显著好转。

回顾近年来的春节期间,区域性的重污染过程时有发生。特别是2018年至2024年的春节期间,多地在除夕夜至正月初一的凌晨时段内,PM2.5浓度快速上升。全国平均PM2.5小时浓度峰值甚至超过了100微克/立方米。其中,2024年尤为严重,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出现了重污染天气,约四分之三的城市PM2.5小时浓度峰值达到了短时重度污染水平。

据专家介绍,春节期间污染过程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春节处于冬季,静稳高湿天气发生概率高,容易诱发污染过程甚至重污染天气;二是烟花爆竹的燃放对重污染过程的贡献度超过五成。对此,专家建议公众应科学认识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的影响,并建议大家在春节期间,严格按照各地的禁限放,在指定的燃放区域有序燃放烟花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