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说话易怒烦躁
都说养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课题,其中父母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于性格急躁、情绪易激动的父母,他们养育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内心充满自卑与懦弱。这些孩子常常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努力去迎合他人的期望,内心深处却有着强烈的不配得到爱的感觉。
这些孩子不仅无法充分地爱自己,也难以理解如何正确地爱别人,甚至可能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暴躁性格,以同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和情绪。虽然这些父母可能并未有意孩子,但他们的情绪就像一样,一点就着,长期下来,孩子将生活在恐惧中无法自拔。
若你也是易怒的父母,并已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那么是时候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脾气了。以下是一些建议助你改善亲子关系。
平日里,请尽量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并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陪他们阅读绘本、玩玩具,亦或是通过简单的和拥抱来表达关爱。而对于稍大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纪录片,或听一些有益的音乐。
这些看似平常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他们能从这些行为中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意,明白爸爸妈妈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这样孩子们心中的安全感就会满满当当。
每晚睡前,与孩子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表扬他们当天的优秀表现。例如,夸赞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或整理玩具等。这样的表扬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的优点,并愿意保持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被夸赞的孩子会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内心宽容、大度、充满爱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不是涉及原则性错误,家长都应避免过度苛责。当孩子犯错时,应平静地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下次多加注意即可。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孩子的错误。
例如,如果父亲因错误而发火,可以约定让孩子帮助打扫一天卫生;若孩子做错事,可暂时保管他们最喜爱的玩具一天等。这样的怒气转移法既能帮助家长控制情绪,也能纠正孩子的行为。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确实有效。它们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督促家长控制情绪、纠正孩子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孩子置于平等的位置上,他们会感到被尊重。这种游戏般的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能有效减少他们的调皮捣蛋行为。
当你回想起一个月前曾打骂孩子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记不清那件事了。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它能模糊情绪的印记。当孩子做出令你生气的事情时,试着深呼吸、放慢语速与他们交流。当你的情绪平稳后,记得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将道理一一讲清楚。
改变易怒的性格虽难,但却是值得的。而变得易怒却很容易。父母之间可以约定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埋怨彼此,而是相互体谅、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学会在苦中作乐并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这样他们的成长环境才会更加健康和积极向上。
良好的教育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氛围一旦这种良好的氛围产生教育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所有的亲子关系都是基于爱的也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以爱为名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而不是留下深深的恐惧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