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失败或遭受挫折的成语
簌簌撼巨木之喻
【来源记载】
古时经典记载,以唐·韩愈《调张籍》为引:李杜诗篇显赫,光芒万丈长。群儿愚昧不知,何故伤。犹如簌簌蚍蜉撼大树,笑其不自量。
【词义诠释】
簌簌,指的是一种轻飘飘、摇曳的样子;撼,即为摇动之意。而“簌簌撼巨木”,则比喻力量微小却想动摇强大的事物,实为不自量力之举。
【历史人物】
韩愈,古代唐代的文学家与学者,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反义短语】
应量力而为,泰山压卵之势,摧枯拉朽之力,力之所及之处。
【近义词汇】
不自量力之举,螳臂挡车之勇,夸父逐日之执,以卵击石之行。
【故事新编】
昔日,山林之中有一棵古老的大树,枝繁叶茂,经历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它的树干粗壮而坚固,树根深植地下,宛如稳固的巨石。
这棵大树旁边生活着一群细小的簌簌虫。这些簌簌虫身形微小,每日忙碌地在花丛间穿梭。其中有一只年轻且充满自信的簌簌虫,它见到了这棵大树后心生冲动。它告诉同伴们,自己有能力撼动这棵大树,想一展自己的能力。
但同伴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纷纷劝它放弃这个想法。然而这只簌簌虫却执意要尝试。它爬上了大树的树干,用尽全身力气去推搡树干。然而大树纹丝不动,而它自己却累得筋疲力尽。
尽管如此,这只簌簌虫并未放弃。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挑战大树,但始终未能撼动其分毫。这时它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力量与大树相比是如此微不足道。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应保持谦逊、敬畏与理性,这样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避免不必要的挫折与失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标。
每日研习一则成语故事,深入理解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