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字号和成就
近日,苏州的一场文化盛事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拉开帷幕。该博物馆主办了一场名为“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历史碑刻的传承与记忆”的展览,旨在向市民和游客展示苏州文庙府学从宋代至清代的近七十方历史碑刻。
范仲淹,生于989年,是苏州吴县的杰出人物,也是北宋时期的重要。他不仅在地方治理和守卫边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文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倡导的“忧国忧民,乐民乐国”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范文正公文集》至今仍被传世。
在北宋景祐二年,范仲淹以他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捐出南园的宅地,兴办了苏州文庙府学,开创了左庙右学的制度。自此以后,苏州的社会风气逐渐由崇尚武力转变为崇尚文化,为东南地区树立了世代的文风。姑苏文化因此昌明,苏州成为了礼仪之邦。
范仲淹一生与家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早年治理水灾,还是晚年设立范氏义庄,或是他写下的众多描绘苏州的诗篇,都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留下的丰富精神和文化遗产。
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览以“范仲淹与苏州文庙府学的历史渊源”为主题,共分为“文正遗风”、“庙学修缮”、“立德示范”、“学田滋养”以及“遗泽后世”五个章节。这些章节从范仲淹的生平、苏州文庙府学的创办与历年修缮、学校的教学理念、学校的物质供给以及教学成果与影响等方面,向大众展示了范仲淹及其创办的苏州文庙府学的历史。
此次展览展出了众多重要的碑刻作品,包括范文正公的遗像碑、神道碑以及记录苏州府学历史的各类碑刻等。这些作品不仅讲述了范仲淹对苏州的巨大贡献,也展示了苏州府学近千年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了解范仲淹和苏州文庙府学,展览还设计了范公生平大事记、小故事以及文庙府学的大事记等辅助版面。这些版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范仲淹的风采和苏州文庙府学的历史沧桑。
苏州碑刻博物馆还结合展览内容,推出了文创产品《赵雍楷书义田记》字帖。该字帖记载了范仲淹购置良田以养济族人的历史,体现了他的无私精神。该展览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持续至8月28日。市民和游客可以线上参与活动,也可以前往现场观摩展品,享受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