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明白了什么道理


古语有言:人生七十古来稀。 孔子却以七十三岁的高龄展示了生命的可能。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都蕴藏在《论语》这部典籍之中。

一、饮食养身是关键

孔子在饮食方面讲究极多,《论语·乡》中记录了他的诸多见解。比如,饮食要七分饱,每餐必有姜,肉食不可多于粮食,食物如有陈旧或变味则绝不食用。饮食不规律、随意对付的人身体必定会出现问题,而注重饮食均衡的人自然会养出一副好体格。像杨绛先生晚年时,便对自己的饮食非常注意,每天准备鱼、木耳、水果、蔬菜等,维持一天的营养所需。

二、修身养性需注意

《论语》中提到君子有三种修行阶段:年少时要戒色,壮年时要戒斗,晚年时要戒贪。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所应守的戒也有所不同。因为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的血气和心态都有所变化,只有守好这些,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

三、仁者方能长寿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以慈悲待人、与人为善,他的善行不仅让他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也使他活到了98岁的高龄。正如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说:“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善良的品性可以让人远离病祸,心境平和则百病不生。

四、读书养智是捷径

读书是性价比极高的养生方式。孔子认为空想无益,唯有读书才能明理增智。西汉的刘向也说:“书犹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让人活动大脑,保持脑中血液通畅,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多读书吧,以智者之眼看待人生烦恼。

五、乐观心态最养心

人的身体受心灵支配,好的心态才是治愈一切的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到的人生阶段,其实也是心态的修炼过程。无论遭遇什么困境和非议,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计较、不抱怨,才能把当下的日子过好。当代艺术家活到87岁依然身体硬朗的秘诀就在于他乐观的心态。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养生的核心就在于养心。

想要后半生活得健康顺遂,不妨熟读《论语》,把孔子的养生智慧化为己用。如此,便能远离病痛折磨,吃好一日三餐,过好一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