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叩九拜的九拜指的是什么
“三叩九礼”是古代礼仪中的大礼数。通常人们认为“九礼”即为连续行九次拜礼,然而在礼仪规范中,“九礼”的真实含义并非如此。
“九礼”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具体仪式。这九种仪式分别叫做稽首、顿首、空首、振奋、吉祥之拜、凶丧之拜、单数之拜、褒奖之拜以及肃穆之拜。“九礼”不仅名称各异,其动作要领也大相径庭。
稽首的基本仪式为:跪下,双手置于地,然后头触地。稽首是最为恭敬的拜礼方式,臣子对君主行此礼,是吉事中最重的礼仪。顿首也称为稽颡,其仪式与稽首相似,但有细微差别:同样是跪下,双手触地后,头也触地,但动作更加庄重。此礼仪多用于丧葬中的最重大场合。
空首则需跪下后两手相交,然后低头至两手之间。振奋的动作则需先完成跪拜之后方能起跃。而在古代的丧礼中,踊跃象征着深切的哀悼,需要顿足、跳跃来传达内心的悲痛。吉祥之拜需先行手礼后,再完成“顿首”动作,再次重申了丧礼的庄重性。凶丧之拜则是在完成“顿首”之后再次行拜。单数之拜中的“奇”字表示单数,即只进行一次拜礼。褒奖之拜则表示拜的次数超过两次。而肃穆之拜则是专为女性所设的礼仪,无需跪下,只需俯首垂手即可。
“九礼”并非泛指九次拜礼,而是涵盖了古代所有礼仪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吉庆之礼,也包括丧葬之礼;既包含男性的行礼方式,也涵盖女性的行礼方式。在任何一个仪式上,都不可能完全执行这九种礼仪方式,因为它们代表了性质各异的礼仪形式。
“九礼”并不是真的要求连续行九次拜的意思,也并不可能在任何仪式上听到类似“执行‘九礼’之仪”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