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高情商句子


今年孩子们的学校又要春游活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每个孩子需要支付80元,我有两个孩子,所以一共是160元。

今年再次传来春游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让孩子参加,但是当老师报出价格时,我愣住了。价格涨到了每人158元,据说是因为去的地方不同。我随即在网上查询了这个地方的价格,发现其实只有68元。这时我就在想,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带着孩子们去,但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太过麻烦。原本这是一个集体活动,孩子们可以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但这个价格让我实在难以接受。

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感到有些焦虑。回想起我遇到过的许多类似情况,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比如,我想点一些辣菜,但又担心孩子们不能吃,最后只能选择素菜。回家后,我感到有些失落,因为我是无辣不欢的人。

姐姐想参加学校的春游活动,也想让弟弟一起去体验一下。但是当我考虑到实际情况时,我发现带着两个孩子去会很困难,因为很多活动都是亲子活动,带着弟弟会很不方便。回来后,我们两人都感到疲惫不堪。

我深思熟虑后发现,每次遇到选择时我为什么会如此纠结。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自我否定”的问题。即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拉扯。自我代表着本能的状态,追求享受、即时满足和省事。而超我则是追求高道德标准、完美状态的表现。自我则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也要符合道德规范,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我选择“自己带孩子春游”其实就是自我平衡的结果。而在点餐时,我选择了清淡口味,没有很好地平衡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导致我回家后心情不佳。然而即使我选择了“自己带孩子春游”,我也没有感到完全解脱,因为我仍然渴望那种集体体验。如果一直这样想下去,我永远都无法满足,因为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总会觉得有所欠缺。

现在我想说的是,也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我们应该以开心的心态陪伴孩子春游,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快乐。既满足了孩子,也满足了自己。这是最真实的情况。如果大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在两者之间纠结不休,要明白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有所得有所失。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满足自己的也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这需要我们双方都做出一些妥协。避免走向两败俱伤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