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伏天是那几天


炎炎夏日,三伏天来临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特殊时段,也是一年中最为闷热、潮湿的日子。这里的“伏”字,寓意着“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不仅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更是一个需要警惕疾病的日子。

那么,2018年的三伏天具体时间是什么呢?初伏始于7月17日,中7月27日,而末伏则是在8月16日。在这段时间里,的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排汗量增加,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医院急诊室大夫提醒我们,三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期。我们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做一些对身体不利的事情。

夏季瓜果虽多,但不可贪多。特别是西瓜这类寒性水果,虽然能解暑,但因其性寒,不宜多食。我们可以配以红糖姜茶来平衡其寒性。而夏天最好的补气是西洋参,它是参中唯一一种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尤其适合苦夏者。

冷饮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凉爽,但长期饮用并不利于健康。相比之下,喝常凉白开或者冷粥更为养身。尤其是那些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夏天更应该注意保护身体,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

关于日常习惯方面,夏天天气炎热,洗澡频率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头发湿漉漉的时候不要直接入睡,否则“湿邪”会借机入侵身体。空调的使用也要适度,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吹风,以免损伤阳气。在空调房里穿衣服时,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纳凉熬夜是大忌。从中医角度看,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天应该适当午睡,但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以免影响晚上睡眠。还有久坐不动也是需要避免的,夏天应该适当运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和湿气的排除。

除此之外,“夏练三伏”也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的锻炼并不是指剧烈运动,而是简单端坐、闭目、吞津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来达到养心的效果。

在三伏天里,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祛湿邪、调养身体。比如洗热水澡可以祛除湿气、提升精神;吃丝瓜可以解暑防燥;开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26℃左右最为适宜等。

三伏天即将到来,这些养生要点一定要牢记在心。无论你是否平时有养生的习惯都应该知道这些要点并付诸实践为了自己和关心的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