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文言文翻译


昔日孟母,为子寻佳邻

孟子幼时,其母为让他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居所。曾有一次,孟子对学习感到厌倦,孟母见状,果断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梭,以此教育他,告诉他做事需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将前功尽弃。

【启示录】孟子的成就,离不开其母亲的悉心。作为子女,我们应深刻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平时对我们的严格要求,都是希望我们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历史注解】昔日,指的是过去的时间。孟母,即孟子的母亲。孟子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择,意为选择;邻,指邻居;处,即居住的地方。子,这里特指孟子。机,指的是织布机;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

【历史故事】孟子幼时家境附近是一片墓地,常有人在此跪拜哭喊,孟子和小伙伴们也模仿这些行为。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便决定搬家。此后,他们搬到了镇上的市集旁,但不久后,孟子又开始模仿大人们做买卖。孟母再次觉得居住环境不适合孩子的成长,于是再次决定搬家。最终,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也开始像学校里的学生一样,经常手持书本阅读,渐渐变得喜欢读书。

这一系列的故事告诉我们,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智慧。她不断地为孟子选择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以期他能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这种母爱的伟大和智慧,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