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观后感600字


关于《关雎》的终章,历来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诗中男子并未能与那位窈窕淑女结为连理。那诗篇最后的两句,仿佛是他梦中的幻境。许多人认为,这样的结局为诗篇增添了韵味,展现了含蓄与朦胧之美。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结局,才更让人心生向往,激发出无限的遐想。那种飘渺难捉的情感,宛如云中月、镜中花,是最为动人心弦的。一旦将这情感化为现实,便要面对生活的琐碎,如柴米油盐、家常琐事等。就连古代的智者孟子,在面对其妻子的某种行为时,也曾愤怒地呼喊要离婚,更何况我等平凡之人呢?人们常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见,愿一切都能保持最初的美好。你永远是我心中的窈窕淑女,是思夜想的佳人。我不求得到你,只愿你在我思念的梦境中隐约可见,让我在夜晚辗转反侧,日间寤寐思服。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诗中的君子最终成功迎娶了他心目中的那位窈窕淑女。那鸣钟击鼓的场景,便是现实中的欢快迎娶场面。我更加倾向于这种解读。从诗歌本身来看,男子的情感逐层递进,从一见钟情的惊艳,到辗转难眠的思念,再到日夜的期盼与服侍,再到琴瑟友之的和谐,展现了他对女子的深深爱慕与追求。他并非地纠缠,亦非巧取豪夺,而是以纯净的爱意去追求,先从朋友做起,让女子先了解他、信任他、倾慕他,然后两人情投意合,共度余生。

这种情感是如此的纯净无暇,始于心动,终于人品。没有世俗的纷扰与干扰,只有君子与淑女的情投意合、灵魂相契。这种美好不仅局限于这一对男女之间,更是整个社会都应传承的美好与力量。这是《关雎》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正能量,是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它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力量与美好,这种美好不仅存在于这一对男女的身上,更是社会普遍存在的正能量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