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安塞腰鼓第7段
重构教学方案:
关于仿写教学的深入探讨
仿写练习的关键在于寻找优秀的范文进行参考和学习。在文章《安塞腰鼓》中,对于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的生动场景描写,无疑是一篇值得仿写的范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场景的描写段落进行深入赏析,从词语选择、修辞手法、句子结构以及描写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文章中的第七段和第八段,细致地描绘了后生们击鼓的震撼场面,用词精炼,修辞生动,堪称仿写的经典材料。学生应仔细研读这两个段落,从中体会仿写的要点和技巧。
【示例分析一】如文中“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一句,以短促有力的排比句式展现后生们的鼓劲儿状态,词序递进间传递了情感的升级。这告诉我们,仿写时可以运用类似精简有力的短句,同时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示例分析二】再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等句,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鼓声、流苏等元素与自然现象相联系,形成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式。这里的本体与喻体倒置的手法,增强了文字的冲击力,生动地展现了后生们的活力与生机。学生可参考此法进行仿写。
除了《安塞腰鼓》外,《社戏》中的心理描写也是值得仿写的部分。《社戏》中对于孩子们出门看戏的心理变化描写得尤为细腻,尤其是第十段和第十一段中的心理活动句子更是经典。学生应重点关注这些段落,找出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示例分析三】如“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心头的重压与突如其来的轻松相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心情的巨大变化。鲁迅在《社戏》中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手法也值得学生学习。如“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等句,用美好景物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愉悦和期待。
在仿写过程中,除了关注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外,文章的构思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教师可结合《灯笼》等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行文构思的技巧和方法。《灯笼》一文中由对灯笼的喜爱引发联想回忆并逐渐深入展开全文结构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行文方式。学生可通过梳理自己喜欢的文章的行文思路来体会并掌握这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