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永明人寿可靠吗
光大永明人寿陷入亏损的泥沼,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亏损达-8.7,位列寿险公司亏损榜第三。这与其重规模轻利润的发展策略息息相关,尽管背靠光大集团享有一定的渠道资源,但过度依赖银保渠道也反噬了其利润。
在光大系的扶持下,光大永明人寿的保费规模一路飙升,然而这并未转化为相应的利润。相反,银保渠道的高额退保金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从2022年开始,光大永明人寿的业绩急剧下滑,两年半内累计亏损超过28。
险企的净利下滑主要由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因素造成。而光大永明人寿除了上述支出外,还需关注退保金的问题。尽管有着“”光大银行的渠道优势,但单一的银保渠道也导致了高额的退保和支出压力。
在业绩巨亏之际,原总经理刘凤全离任,由董事长孙强代行总经理职责。光大永明人寿的困境并未因此得到缓解。上半年亏损超过8亿,肩上的担子在下半年只会更重。
如今的光大永明人寿面临巨大的经营挑战。从规模论英雄的行业中诞生的这家公司,曾经在短期内实现了规模的。过度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利润的代价如今已经显现。
从发展历程来看,光大永明人寿在银保渠道上一直有着较高的依赖。银保渠道的高退保率以及与银行合作带来的高昂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使得公司的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产品单一也是公司面临的问题之一。银保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以年金储蓄替代性产品为主,内含价值较低,难以创造较高的收益。
面对当前的困境,光大永明人寿正在尝试做出调整。虽然公司在管理层进行了人员调整,但短期内效果尚不明显。从战略层面来看,渠道单一依然是公司最大的问题。尽管“报行合一”长期来看可能带来利益,但短期内无疑会对公司造成冲击。
光大永明人寿需要重新审视其发展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并优化成本结构。在保持保费规模增长的更要注重利润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