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加工项目可靠吗
在柳城县东泉镇对河村,有一位名叫冯丽珍的妇女,她不仅是当地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还是东泉镇第十八届、第十九届的代表。冯丽珍的非凡之处在于她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请看,这就是冯丽珍代表的风采(右图所示)
对河村与东泉镇集镇之间仅一河之隔,其农业产业与经济增长情况具有一定特殊性。这里的群众多以经营农业种植与集市商业来增加收入。受土地资源的限制,冯丽珍和当地人一样,借着她的聪明才智和勤奋精神,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过去的几年里,冯丽珍与丈夫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新的产业。他们投入了大量心血和资金,租赁了林地并种植了桉树等经济作物。虽然桉树的生长期长且初期投入大,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因为他们深知长远的回报需要时间的等待。
在紫苏和竹笋的采收季节,当夫妻俩忙不过来时,他们会邀请村里的村民来帮忙。冯丽珍表示,仅紫苏的采收期人工费用就高达数万元。得益于他们的精心管理,紫苏每亩纯收入高达3000元,竹笋的采收量也相当可观。
为进一步发展紫苏产业,冯丽珍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她投入资金建设了材加工厂,并购买了相关机器设备。她与外地中材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材的供应和收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材的收购和加工业务,冯丽珍与合伙人成立了柳城县美洋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她的业务不仅限于紫苏种植和销售,她还开始关注村民们种植的其他农作物。当她发现村民们对瓜藤和桑枝的处理存在浪费时,她主动与村民们商量回收事宜。这一举措既减轻了村民们的劳作负担,又为材的货源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东泉镇的苦瓜、鱼腥草和桑叶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均相当可观。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发展中材种植的经济收入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冯丽珍(右)收购晒干并切好装袋的桑枝。
近两年中,冯丽珍在发展糖料蔗产业的同时还引进了种植一体机等设备。她的目标不仅是要自己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产业还要帮助更多的村民实现勤劳致富。
同时她也正在考虑引进中材烘干机等技术手段帮助提升当地中材的品质和产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中材的种植和加工中来共同分享这份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