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月十五的诗句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匿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它穿越江南的水乡迷雾,也曾在塞北的荒漠上空高悬;

它见证了古人的思乡之情,也牵动着现代人的深深忧思。

在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无数往事如烟消散,江山更迭,唯有那轮明月,始终如一,明亮如初,清澈浩瀚。

诗词中有言:“暑退九霄清,秋光万景新。”三首关于“赏月”的诗词,将中秋的种种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陶醉。

第一章:明月下的诗篇

一、夜月诗韵

今夜月华如水,洗涤着整个世界。

暑气消退,九霄之上露出清澈之景。

星辰失去光辉,风露散发出水晶般的晶莹。

人间万物因此变得超凡脱俗,仿佛仙境一般。

——选自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赏月》

中秋之夜,月光如水般洒落,仿佛在不断清洗着天地万物。

暑热已去,天高气爽,万物显得格外明亮。

在明月的照耀下,繁星仿佛失去了光辉;风露在月光下闪耀出晶莹的光芒。

刘禹锡被誉为“诗豪”,即便面对萧瑟的秋色,他也能吟咏出“秋日胜春朝”的豪迈诗句。

在这暑退秋来、景色清新的中秋之夜,他的这首诗将那开阔清朗、超凡脱俗的月夜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二章:秋月清辉

二、秋月如镜

秋意渐浓天空高,月影皎洁照河津。

纤尘不染如此净,清辉一片最怡人。

——选自赵嗣焕的《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夜晚,秋意正浓。天空高远,一轮明月洒下温柔的光芒。

这温柔的月影,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亲切。

沐浴在纯净的月光下,心灵得到了洗涤,心情愉悦。

赵嗣焕是元代的诗人,虽史书对他的记载不多,但他身为宋朝王室后裔的身份以及他那风雅高洁的生活方式令人敬仰。

在这首《中秋赏月》中,他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色的纯净无暇和温柔怡人之态。

第三章:露冷月圆

三、待月东林

东林待月正圆满,广庭无树草无烟。

云散沧海现明月,露冷碧天映金盘。

月光渐移殿外照,镜影犹挂楼前檐。

守夜勿辞达黎明,一瞬西沉待明年。

——选自许浑的《鹤林寺中秋夜赏月》

中秋之夜,诗人在鹤林寺的东林等待圆月的升起。

这里庭院空旷,没有树木和草的遮挡,是最佳的赏月之地。

随着云层的散去,一轮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露水带着寒意在月光下泛着光芒。

许浑是晚唐诗人,因诗中常出现与水相关的意象而被称为“水墨诗人”。

他的这首《鹤林寺中秋夜赏月》描绘了在中等待月亮升起、欣赏月色的浪漫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