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菜员和服务员哪个好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逐渐引起了家长与社会的深度关注。对此,各高校和门积极应对,多方协作以促进毕业生顺利步入社会。尽管多方努力,却依旧有出乎预料的情形在河南财经大学上演。

河南财经大学,这所河南知名的学府中,于校园内举办的大型会上,岗位列表显得有些令人意外。其中包括了洗碗工、保安、服务员等基础职位,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报展示。这令参与的毕业生及家长们心生疑惑,经过十六年寒窗苦读,投入无数家庭资源,难道要与未接受过高深教育的同龄人一同竞争工作吗?

对于此现象,学子与家长们不禁发问:现今就业压力虽大,是否过于内卷?大学生真的要开始与初中毕业生、小学毕业生一同争夺工作机会了吗?这些岗位的定位是否过于基础?查看一下提供的工资,最低的两千多,最高的也只是四千出头。难道这是学校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市场的方式?为快速达成就业率目标而采用的策略吗?

针对这次会的出现,用一句时行的话语来形容:虽然其带来的伤害性不大,因为毕业生可以忽视并选择不参与。但其侮辱性之强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难道如今我们的大学生数量已经如此之多,以至于连基础职位都需要由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来填补了吗?或者是因为学校本身的教育水平存在疑虑,老师和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学生只能从“基层”开始做起吗?

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今年各级部门都在大力推动就业工作,对大学的考核与评比也是围绕此展开。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只要有工作机会,就是完成了考核任务。因此在这股“拼就业”的浪潮下,只要有企业愿意,就会被邀请到学校的会上,即使最终未能成功签约,但从宣传效果和规模上也能带来一定的人气。

在学校的回应中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由于酒店业急需基层人员,人才交流中心与学校合作举办了这场会。学校提供了场地支持,而酒店则采用了此前发布的岗位进行,并未针对学校特点进行特别调整。这或许是一场规模化的活动。然而学校是否考虑到这一举措对于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情感伤害?

作为河南这个人才大省而言,青年人才的流失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看看这校招会的情况就可见一斑。如果大学生最终发现自己只能在外地的大城市中做着底层的工作,如刷盘子等,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外地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生活条件简陋也强于在本地赚取较低的薪水。

希望学校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不应该为了追求数字而进行表面的工作安排而忽略了对学生真正有益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离校前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寒心和失望。让我们共同期待大学能够更加踏实地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