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


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其他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此处详细描述工程名称、结构类型、建筑类别、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关键信息。

第三章、脚手架方案选择

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脚手架方案。考虑因素包括架体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安全性和耐久性、便于施工等。

第四章、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详细描述门架、水平拉接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等部件的材质、规格、性能和质量要求,以及连接扣件的性能和质量要求等。

第五章、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详细描述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包括拉线放底座、扫地杆固定脚轮、立杆装交叉支撑等步骤,并详细说明各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脚手架计算书

提供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图,详细计算脚手架的静荷载、动荷载和风荷载,以及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等,以证明脚手架的结构安全和承载能力。

第七章、脚手架搭设的劳动力安排

根据工程规模和脚手架的工程量,合理安排搭设人员,包括搭设技术员、辅助人员等,并明确管理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第八章、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描述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的检查和验收流程,包括自检、专业检查、验收文件等,以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和安全。

(3)施工期间需详细记录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检查情况。

(4)对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为了确保脚手架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除核查相关文件外,还需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

(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标,连接与挂扣是否稳固可靠。

(4)抛撑的搭建是否符合规范,脚手架在移动及定位后的恢复情况。

(5)脚手架的垂直度与水平度是否达到标准。

第九章 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 移动脚手架时,需保持与临边的安全距离,上方不得有人员逗留,并指派专人进行。

2. 移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突然加速或猛进。

3. 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维修加固,确保其稳固可靠,保障施工安全。

4. 严禁混合使用不同材质的脚手架,如钢竹、钢木混搭,同时禁止混用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和塑料篾等配件。

5. 脚手架搭设人员需持证上岗,并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着防滑鞋。

6. 严禁使用探头板作为脚手板,铺设脚手板及作业时应保持施工荷载的内外平衡传递。

7. 确保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等结构相连,避免截断架体。

8. 每支搭一层结构外脚手架后,需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许可,任何班组长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脚手架部件。

9. 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超量堆料,且应均匀堆放,确保荷载不超过安全标准。

10. 在作业层设置防护栅栏和挡脚板,预防坠落物体造成伤害。

第十章 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 在拆除前,需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制定作业计划并报批,进行技术交底后方可开始工作。计划应包括拆架步骤、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和人员安排等。

2. 拆架时将脚手架移至人员较少区域,周围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地面设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

3. 高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着防滑鞋和裹腿。

4. 拆架应遵循由上至下、先搭后拆的原则。

5. 拆除立杆时,先抱住立杆再解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斜撑和剪刀撑时,先解中间扣件,再托住中间部分,最后解端头扣件。

6. 拆除抛撑时,需临时支撑住再行拆除。

7. 拆架时需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解开与他人相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

8. 严禁触碰脚手架附近的电源线。

9. 更换拆架人员时需交接清楚后再离开。

10. 拆下的材料应逐个运送至地面,严禁抛掷。材料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需集中回收处理。

12. 运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分类堆放并保养。

13. 离岗前需对未拆除部分进行加固,防止留下安全隐患。

14. 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下不得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