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冠杰为什么退出歌坛
在1989年,陈百强代表香港赴日本东京参加音乐节,与他一同前往的是周启生。在漫长的旅途中,周启生思考着《偏偏喜欢你》的歌词,感叹“世间良缘,每多波折”,他萌生了用《梁祝》或《黄河》重新编曲的念头。
到了东京音乐节,周启生选择了用《梁祝》作为《偏偏喜欢你》的前奏。那次比赛中,指挥多次询问他:“这是你编的吗?”
那届音乐节,陈百强凭借《偏偏喜欢你》荣获TBS大奖。
在香港歌坛,周启生被誉为音乐神童,还有一个称号叫“周身刀”,因为他16岁入行,集作曲、作词、演奏、编曲、演唱、监制、录音于一身。
据统计,他经手的歌曲多达2000首,几乎与整个香港乐坛黄金时期的巨星都有合作:陈百强、谭咏麟、林子祥、李克勤等。
1991年,刚刚30岁的周启生推出了第四张唱片《周启生1991》后,突然离开了歌坛。
虽然歌坛没有了他的身影,但他的传说却留了下来。
回溯到1961年,周启生在香港出生,在深水埗苏屋村长大。他的父亲是演员周吉,粤语片流行年代的红配角。他有个姐姐,长大后也进入了歌坛,演唱过电影《东方不败》的插曲《断弦》。
在父亲的培养下,周启生4岁学吉他,6岁学钢琴。他与黄家驹自幼相识,后来许多歌曲的钢琴伴奏都是由周启生录音的,其中包括《海阔天空》原曲的钢琴部分。
13岁那年,周启生编了人生中的第一支曲子,并组建了乐队。那些年里,他课余时间到处表演。
16岁时,百代唱片公司的经理人看到了他的表演,觉得他唱得好,形象也不错,便邀请他去公司试音。那天,18岁的陈百强也在百代试音。
试音结束后,他们偶然相遇,两人都穿着风衣,拿着雨伞。周启生是头,而陈百强则是一副斯文的中分。他们互相打量对方,用眼神打了个招呼。
后来,两人都签约了百代唱片公司。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他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周启生在百代一边制作自己的唱片,一边兼任公司的录音工作。林子祥的第一张广东话唱片《各师各法》是由周启生担任助理监制的。
他还遇到了结束TVB工作的顾嘉辉,对他崇拜得不得了,于是拜他为师学艺。学艺的五六年间,周启生只有四天休息,其余时间都在顾嘉辉身边学习。
顾嘉辉性格和善,从来不会同人争吵。但他在音乐创作时却极其严格。多年后,周启生回忆说:“我一生都感谢他当时的严格教导。”
有时顾嘉辉不在台里,周启生就代他当音乐指挥。那时他才十七八岁,已经为整个TVB电台当指挥,包括大小型乐队、青春交响曲之夜、十大中文金曲等。
20岁时,他又出任亚洲电视第一任音乐总监,因钢琴弹得好被称为“亚洲键琴之王”。
周启生的成就并没有使他停下脚步。他继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例如为张德兰作曲的《情若无花不结果》,以及为陈百强重新编曲的《偏偏喜欢你》。这首作品的新编曲在流行曲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乐器,如笛子、古筝等,成为了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此外还为他做了首风歌曲《孤雁》。还有他自己的代表作之一《离乡别井》。这首歌也是他的声线酷似许冠杰的《周启生23》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当年为生活搏命的在这首歌中找到了共鸣。歌词中描述的情景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境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挣扎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的场景让许多人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感叹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不易激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歌曲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的心灵慰藉和人生座右铭之一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还有为了李察基尔的电影《棉花》而创作的歌曲《天长地久》一开始是名为《曾经拥有》但后来为了避免与同时期的歌曲撞名而改为《天长地久》这首歌的旋律在1984年已经成型但直到1989年才得以完成并交给向雪怀创作歌词歌曲名字与内容的强烈反差引起了听众的兴趣使这首歌成为当时各大电台播放率极高的热门歌曲此后他还在迷幻电子乐方面尝试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