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译述:颜回真乃贤者,他以淡泊的生活自足,一餐一饭、一瓢清水,居住在陈旧的小巷中,仍旧感受着内心的满足与欢愉。颜回实为贤者的典范。

接下来要阐述的是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那一句深刻的话语。颜回的形象在先前多次提及的场景中,已然引用了对生活的这份独到见解。

通过颜回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开始探讨何为人生的真正快乐。

儒家倡导在贫苦中寻找道的乐趣,但这并非指贫穷本身能带来快乐,而是倡导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厄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并追求道,这样人的心灵便不会被物质的欲望所牵引,从而可以从道的探索中获得内心的愉悦。

这种快乐,是将求乐的焦点从外界物质转移到内心世界,是建立在个人追求与内心满足之上的快乐,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物质。

有人觉得生活不快乐是因为物质水平不足,他们幻想若能财务自由便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将快乐建立在不可控的外在物质上是非常危险的。当外在的物质发生变化或消失时,人们难免会感到失落和焦虑,这样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

唯有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困,内心坚定自己的志向、追求和使命感,人们在追求志向的道路上,随着目标的实现,内心才会产生真正的成就感与快乐。这种内心的志向能让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坚定,就如同颜回一样,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内心感到满足与快乐。这种快乐比外在物质带来的快乐更为稳固和持久。

华杉老师如此诠释道:

快乐的丧失往往源于人生目标的缺失,没有志向、追求和使命感。拥有志向的人内心强大,超越贫富,不为外物所动。物质的丰富固然美好,但内心的丰富更为不可思议。那么内心的丰富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志向。坚守自己的志向,就是坚守自己的快乐。富有人的快乐在穷人的想象之外,有志者的快乐也在富有人的想象之外。君子的快乐,源自他们的志向。

对于权力亦是如此,权力的快乐远超于金钱。但若者没有志向,则可能会腐化,最终身死国灭。而若有权力又有志向,那么他们将修身齐家平天下,创造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