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人为什么恨云浮


罗定,古称泷洲,地处两广之间的交通要塞,是广东的历史名城,历史积淀丰厚,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岁月。其历史地位之尊贵,史书称其为“门庭巨防,抚绥重地”,在明清时期更是被誉为“全粤要枢”、“岭南粮仓”。在肇庆分设市区的行政调整中,罗定未能晋升为地级市,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这一遗憾背后,实则凸显了罗定在粤西北地区的独特优势:

罗定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是秦始皇平定岭南后的开阳县城所在地,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东晋时期,分设晋康郡及龙乡、夫阮等县,其中龙乡县即为泷水县的旧名,县治在罗城,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南朝时期,罗定更名为泷州,并一直持续至唐代中后期。宋代至元代,罗定的行政地位逐步提升,直至元大德八年县治从船步镇迁至罗城镇。

罗定市人口众多。据统计,罗定市的户籍人口达130万,占云浮市人口的约40%,而常住人口亦接近百万。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亦有多达近20万人。罗定也是广东性别比例较大的地区之一。

罗定的地理环境优越。全境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东北部则为盆地和丘陵。其中,罗定盆地是广东最大的盆地,面积达800平方公里,是粤西北山区中最为出色的地方之一。

尽管罗定拥有如此多的优势,却在行政调整中未能晋升为地级市。这究竟是为何呢?或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因为云浮市的地理优势。云浮靠近西江水道,西江作为粤桂两省的水上交通要道,对现代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因为云浮市的历史因素。云浮建市时间早于罗定,早在明初就已成立东安县并逐步发展成县级市。

云浮与珠三角地区的距离更近,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广州等地的经济辐射。四则是因为云浮与罗定的经济实力相当,难以明显区分高低。

尽管罗定未能成为地级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发展潜力不足。相反,罗定人应更加努力地发展经济,提高的生活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罗定市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关注罗定的未来发展,为这座历史名城的经济繁荣献上我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