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为什么涩手
关于和田玉的手感,我们常常听到老玩家有所描述,那么究竟和田玉的手感如何呢?下面便是对和田玉手感的详细描绘。
第一感觉是油的质感。和田玉具有一种轻微的油觉,如同手中推动融化的油脂,那种油滑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是粘触。这里的粘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粘稠,而是由于籽料经历雪水冲击而产生的“毛孔”,在手中触摸时会有一种略带阻力的感觉,而不是过于流畅。和田玉的糯性也为其带来了一种特有的油脂感和抵抗力。
第三,是压手感。由于和田玉的密度较大,握在手中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甚至会产生一种超出视觉重量的感。不同品种的和田玉,其比重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和田玉的密度较高。
第四,是凉感。一接触和田玉,便会感到一种冰凉、光滑的感觉,这是因为和田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迅速散去手中的热量,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第五,是滑感。真正的和田籽料在手中摩擦时,其质地可能会略带粘性,过于滑腻或过于涩涩的感觉可能是人造磨砂仿制籽料或玉质较差的表现。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和田玉的手感呢?
首先是细度。作为白玉的重要指标之一,细度也是成品外观和手感差异的主要原因。细腻浑厚度实际上指的是材料的密度,密度越高,产生的油质感越快,手感也越好。有些人会将籽玉结构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的细腻度是指白玉颗粒的大小。
其次是糯性。和田玉的糯性给人一种浑厚的感觉,就像煮熟的上好大米一样,油亮亮的。在雕刻时,糯性好的料与钻头间会有一种粘粘的感觉,而在盘玩时,则会给人一种油滑且略带阻力的感触。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打磨方式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对玉料密度的判断。
美好的事物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润、细腻、光滑。只有通过亲自尝试和体验籽料的这种手感,才能在比较中逐渐领略其中的奥妙。真正的和田玉,其手感独特且与众不同,给人一种低调而高贵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