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系统为什么像小米


华为于2019年8月9日发布了全球鸿蒙系统(HarmonyOS),彼时,该系统主要运用于智慧屏领域,而华为手机则仍采用基于安卓的EMUI系统。到了2021年6月,随着鸿蒙系统升级到2.0版本,华为开始将其广泛应用于手机,标志着鸿蒙时代的开启。如今,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数量已经飞速增长,突破数亿大关,凸显了其高速发展的势头。

尽管鸿蒙系统在华为设备上蓬展,但其他手机品牌如小米、OV、荣耀等仍在使用安卓系统。近日,荣耀推出了MagicOS 7.0系统,此系统打通了苹果、鸿蒙和安卓三大系统,似乎与鸿蒙系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那么,为何这些友商们不愿使用鸿蒙系统呢?其中的难点又在哪里?

海外市场对于这些手机厂商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果采用鸿蒙系统,由于该系统不包含谷歌的移动服务(GMS),可能会丧失大量的海外市场。以小米为例,海外销量占比高达78%,OPPO和VIVO海外销量占比也不容小觑。这样的情况下,谁愿意冒险放弃海外市场呢?

鸿蒙系统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尽管鸿蒙系统兼容安卓生态,但对于小米、OPPO等厂商而言,更换系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已经在安卓系统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为何还要从零开始打造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呢?更何况,现在市场压力已经如此之重,他们需要的是稳定而非冒险。

华为与小米等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阻碍鸿蒙系统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竞争关系的影响,这些手机厂商可能更倾向于保持现状而非采用华为的鸿蒙系统。虽然鸿蒙系统有开源项目OpenHarmony作为基础框架,但它本身仍缺乏完整的功能支持,要想应用于实际产品中仍需要大量的研发和适配工作。对于小米、OV等厂商来说,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进行技术转换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综合来看,小米、OV、荣耀等品牌在短时间内采用华为的鸿蒙系统确实存在诸多困难。而目前看来,华为的重点也在发力万物互联这一领域。未来是否能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