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言自语的人性格
古语有言:“种下何因,得何果。”这恰如习惯的养成,它如同种子一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为孩子播种何种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曾有一位学生令我印象深刻。他家庭作业常无法完成。经与家长沟通,我得知这位同学在家中常常独自呢喃。无论是在家做作业还是闲暇时,他总爱在房间内自言自语,有时会蹦出一些模拟声响的词语,如“嗖”、“砰”等,然而作业却往往一字未动。在课堂上,他也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种行为不仅干扰了周围同学的学习,也影响了他的学业成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频繁自言自语呢?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一现象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与同伴的互动游戏是必不可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缺乏玩伴,孩子们便只能在想象中与“伙伴”共游。他们在独自游戏时,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就像有真实的玩伴在身边一样。长此以往,自言自语的习惯便形成了。在这个阶段,“自言自语”对他们而言,既是游戏的语调,也是精神上的伴侣和隐形的朋友。
自言自语其实是一种与假想伙伴的游戏交流方式。
针对上述学生自言自语影响学习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帮助其改正。
一、亲情陪伴
由于孩子因孤单而与假想伙伴游戏,因此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更需关注孩子的成长。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无论是户外活动、聊天、游戏还是阅读,都能为孩子带来幸福的体验。如我同事一般,经常带孩子到处游玩,不仅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快乐,也有助于其健康习惯的养成。
在温馨的亲子陪伴中成长
二、讲清利害关系
我们应向孩子讲明自言自语在上课或做作业时的危害性。因为在这些时候,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自言自语,注意力就会分散到游戏中去。这不仅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学习也极为不利。必须改掉这个习惯。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探讨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