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对身体的好处和坏处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诸如“有泪不轻弹”、“眼泪不值钱”这样的话语,它们以激励人心的姿态出现。无论我们因何种原因想要流泪,得到的劝慰往往都是“笑一笑”,似乎“哭一哭”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哭泣被视作一种负面情绪的体现,被认为是对身体健康的。

科学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当人的情感达到某个临界点,想要通过眼泪来表达或释放时,若强行压抑,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生物化学家费雷的调查发现,长期抑制哭泣的人患病率竟是常哭泣的人的两倍。

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解析。当人们经历强烈的情感冲击,如感动、悲伤、压力、紧张、焦虑、抑郁等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应激激素和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若这些物质无法及时有效地,积累过多就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理问题等。而哭泣正是一种有效的发泄途径,能够为情绪提供释放的能量。在哭泣过程中,部分应激激素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泪液体外,从而降低其浓度,有效释放情绪,使人的精神得到松弛。

哭泣对眼睛也有着护眼的作用。流出的眼泪不仅能清洁眼部,冲走灰尘等异物,保护角膜和结膜,还能保持眼睛的湿润,润滑眼球和眼睑,防止各种脱水。眼泪中还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物质,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尤其是溶菌酶,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细菌,起到保护眼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