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导可微连续可积口诀
尽管导引术可追溯至古时巫医文化,然而能够经久传承至今的并不多见。真正具有详细图谱和练法记载的,莫过于马王堆所出土的导引图。
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延性延命录》堪称是最早的系统性导引术著作,书中有详尽的练法描述,其中不少动作与马王堆导引图不谋而合。
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庄子·刻意》中便有提及导引之术,文中所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被视为导引之士的修炼方法,亦是彭祖等长寿者的喜好。
从这一观点来看,彭祖可被视为导引术的先驱。
推测起来,春秋战国之前,导引术或许已开始流传。若以彭祖的记载为起点,或许可以追溯至尧舜禹的时期。
令人称奇的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行气玉佩铭”,后世将其与彭祖导引术相结合,创新出一套连贯的六式导引术,命名为彭祖行气导引术。
彭祖导引术仅包含六个基本动作,简单易学,相较于八段锦更易于初学者入门。
彭祖行气导引术与《行气玉佩铭》相得益彰,完全融合。
<行气玉佩铭》中记载:“行气深邃则蓄积充盈,蓄积充盈则可舒展,舒展后自然下沉,下沉则气定神闲。定神则身体得以固本培元,固本则生机萌发,生机萌发则生长不绝。”
以下为各式的具体描述:
第一式:吸天精
最终动作:双脚间距略宽于肩站立,双手展开似拥抱天空。
第二式:含息行
最终动作:双掌指尖相对于下腹部。
第三式:定心猿
最终动作:闭目闭息,全身放松。
第四式:坤幼萌
动作描述:吸气时双掌反掌向上,托于两侧大腿外侧前方。
第五式:地气蒸
最终动作:吸气不停顿,双手继续上托至胸前。
第六式:飞天升
最终动作:双手头两侧伸直45度,回归第一式。
循环练习六式后
彭祖导引术虽为六式,但其内在气息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虽第四式略微停顿,但整体仍是流畅无间。
此六式虽简单
, 却极易使人入静
, 身体感觉温暖舒适。若能进入忘我状态,更是如漂浮般舒适。
, 这也算是八段锦中双手托天理三焦的调息版。
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卫昌国学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