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为什么经常头晕头痛


一进入夏季,总会让人感到一种微妙的转变。似乎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温与潮湿的三伏天里,很多人都会感到没胃口、精神差、易疲劳。不少人误以为这是中暑的症状,但在中医看来,你可能是患上了「疰(zhù)夏」。

患者常常表述,夏季的身体状态就如同缺少了生机与活力,总感哪里都不对劲。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头晕、咽喉不适、胃口减退等症状。在内科、耳鼻喉科反复检查,却查无病因。其实这些症状,就是中医所说的“疰夏”。就像一位患者描述的那样,虽然看似无大碍,但却浑身不舒服,仿佛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那么,“疰夏”究竟是何物呢?“疰夏”,也被称为“苦夏”,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是暑湿之气侵入身体,困阻脾胃,或是暑热耗伤正气,导致脾失健运。其症状包括夏季全身不适、头晕头痛、倦怠嗜卧、心烦多汗、不思饮食等。虽然看似严重,但实则并无大病。

那么,“疰夏”是不是就是中暑呢?答案是否定的。“疰夏”是中医的一种说法,与西医的中暑概念不同。西医的中暑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而“疰夏”更多是一种季节性的生理症状表现,与气候、地理环境以及个质有密切关系。

那么,如何预防“疰夏”呢?避免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停留,要及时补充水分。身体寒热交替要平和,不要一下子从炎热的屋外进入空调房间。在饮食方面,要清淡、健脾胃,可以多吃绿豆粥、莲子山糊、荷叶冬瓜汤等食物,也可以适当食用酸性食物以开胃生津。不可过于贪凉,对于脾胃不好的人群或老年人来说,过用寒凉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邓红园医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现“疰夏”症状,一般夏季过后这些症状会自行改善。但如果症状难以缓解和忍受,不要随意用,及时到医院向医生求助才是正确的做法。物的选择一定要根据个质来判断。“疰夏”虽然让人不适,但只要我们注意预防和调整,就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