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昇古筝的价位是多少


初夏的微风,轻轻掠过北地徐场村的泡桐林,带来了兰考县乐器销售旺季的讯息。徐场村,这个河南兰考县的名村,以传统手工技艺打造的古筝、古琴等乐器而闻名,年产量高达十万余台把,年产值达到惊人的1.8。

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全国乃至国际的乐迷被吸引到徐场村,亲自挑选心仪的乐器。这一现象,得到了徐场村村副徐永顺的肯定。他曾向新京报记者分享道:“我们的泡桐林、老手艺,让徐场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

每当四月的泡桐花盛开,徐场村的景象尤为热闹。花朵如云霞般绚烂,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游玩,同时也带旺了乐器的生意。徐场村的标志——由砖瓦砌成的琵琶横卧在村口广场上,彰显着这个乐器村的独特魅力。

漫步在徐场村的主街上,随处可见琴行的牌匾悬挂在青瓦白墙的房子上。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都会制琴,经营乐器生意。他们制作的乐器种类繁多,如古筝、古琴、琵琶等。七弦琴坊、墨武古琴等知名斫琴坊也源自这个小小的村落。

这里的匠人,从木匠到制琴师,经历了一个“跨界”的转变。过去,他们以制作桌椅、板凳等木制品为生;如今,他们将泡桐木变成了美妙的乐器。最久远的制琴过程甚至需要数年时间,一把古琴的最高身价曾达到18万。

不仅如此,徐场村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他们选择留在村里,传承和发展这份乐器制作的事业。如今,兰考县已正式成为“中族乐器之乡”,各类乐器的年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

更为感人的是,每年清明节,村民们会向焦裕禄纪念园献上泡桐花,以此纪念焦裕禄当年为防治风沙而大力种植泡桐树的贡献。正是这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树,半个多世纪后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为徐场村乃至整个兰考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徐场村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乐器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奋斗、传承和守护的故事。兰考的泡桐树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