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中数学学不好


许多家长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扰:孩子的小学数学成绩还不错,但一到初中,数学成绩就像断崖式下跌,各种补习和辅导措施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孩子从中学到高中的教材,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根源在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不足。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

初一的数学考察的是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多学生和家长往往把运算能力简单地等同于算术或者背诵口诀,而忽略了理解数算的原理。事实上,我认为从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深入理解运算原理,探究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为此,我曾专门设计了一本基于二年级知识点的口算教程,通过练习,孩子们在进入高年级后,对方程、分数运算等复杂内容能够迅速掌握,同时也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还注重考察孩子的方程思维。在小学阶段,方程思维的培养是从代数概念的出现开始的。以山东某些地区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二年级已经开始通过图案代替数字来激发孩子的方程思维能力。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阶段,认为只有在五年级接触方程时才需要重视。但事实上,小学时期的方程思维培养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很多孩子在初一数学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小学与初中方程学习的断层。

除了上述两点,计算能力也是影响孩子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初一上学期成绩在70~90分(满分120分)的孩子。每个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在此,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我们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欢迎家长朋友们一起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有态度的培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