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2024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经攀升至1125万辆,占比总汽车市场的41.83%。这一趋势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网络上偶尔也会看到某些品牌的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其中,如果燃烧起始点在底盘冒白烟,这往往意味着动力电池出现了热失控。
电池燃烧的主要原因包括:
1. 电池内短路,这是由于电芯析锂现象造成的,它是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电芯设计中是一个较难管控的风险点。
2. 电池外短路、电池过充电和电池超温也是导致电池燃烧的重要原因。
关于电芯析锂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电芯设计的三大因素:
一、电芯Cell设计因素中,正负极容量N/P比、电芯Overhand尺寸、负极极片参数和电解液配方等都是影响电芯析锂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电池设计中需要被充分考虑和平衡。
二、在生产过程中,如涂布、辊压、装配、注液、化成等工艺环节,如果工艺参数的设计和管控不当,也会导致电芯析锂的风险增加。
三, 使用环节也会影响电芯的安全性。如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过量,都会引发析锂。使用环境和电池老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锂离子的迁移速度降低,容易在负极表面堆积并析出金属锂。而高温环境虽然对锂离子迁移速度有所促进,但也会加剧电池内部的副反应,增加析锂的风险。
购买电动汽车时,除了关注外观和大屏幕等配置外,更应重视电池包的质量。选择大品牌、工艺精良、设计合理的车型是保障安全的关键。毕竟,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对于喜欢汽车的朋友来说,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旨在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号对文中观点的支持或反对。本文的分析仅供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更新,以上分析并不代表企业的最新技术实力。企业在不断提升设计水平的也在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