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概括
(1)这场盛事让人心驰神往,伸长脖颈翘首期盼,久候其至却又匆匆擦肩。这是一场执念的盛事,即使是生一场重病,也愿实现“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盛事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里得以呈现。
专栏
写作思路与训练
作者:阅读领航员
29.9币
已购人数:4人
点击了解更多
(2)《朝花夕拾》的正确表述中,下列哪一项存在错误?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经典散文集,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B.《阿长与》中的长妈妈,虽然质朴勤劳,但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农村妇女形象。
C.《二十四孝图》描述了作者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故事的抵触,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的所谓“孝道”。
D.《五猖会》展现了孩子在父母不理解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3)关于《朝花夕拾》的主题理解,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现对儿童天性受到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但对庸医并无批判。
D.批判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的所谓“孝道”。
(4)《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首尾内容常常相互呼应。例如,《狗·猫·鼠》的后半部分提到隐鼠被长妈妈踩死的事,而在《阿长与》的开篇便描述了长妈妈在我家做女工的情形,与前一篇的后半部分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参照目录,你能否找到其他篇目间的呼应关系?
目录:
小引/01
狗·猫·鼠/03
阿长与《山海经》/11
《二十四孝图》/17
五猖会/26
无常/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9
父亲的病/48
琐记/53 藤野先生/59 范爱农/65 后记/72
(5)《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探讨了儿童教育问题,如《五猖会》、《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等。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在这些文章中体现得尤为鲜明。他认为教育应当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天性,避免强制性的束缚和压抑。同时他也强调儿童读物应当健康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阿长与》中的长妈妈为鲁迅寻购赠送的《山海经》,满足了鲁迅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五猖会》中父亲强制要求背书的行为给鲁迅留下了心灵创伤的例子也揭示了尊重儿童天性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当时一些错误教育观念的批判和儿童教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