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简笔画漂亮又漂亮


关于舞阳县第二实验小学侯俊华老师对《爬山虎的脚》的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阅读教学究竟应该教授什么内容以及如何教授?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过多地聚焦于梳理文章大意,而忽视了对作者表达方式的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侯俊华老师以叶紫的《爬山虎的脚》为例,分享了他的教学方法。

一、教什么

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我认为最难教授的就是对爬山虎的脚的描写。叶紫如何抓住静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也是他们写作的难点。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按照课文的顺序逐段讲解。在引导学生解题时,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到底写什么。当学生初步回答是爬山虎时,引导他们意识到不够准确,最终明确是写爬山虎的脚。随后,让学生直接找出爬山虎脚的定义,通过仔细阅读,找到关于爬山虎脚的特点的描述。

二、如何教

在给出爬山虎的脚的定义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呢?鼓励学生思考并梳理出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三个方面的特点。对于位置,学生会明白它是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对于形状,学生会通过图片和简笔画的帮助,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对于颜色,学生会了解到细丝的颜色与嫩叶相同,是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叶紫细致的观察。

三、引导与放手

接下来,侯老师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如何爬。通过圈出动词,“触、变、巴、拉、贴”,感受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一系列变化。老师用手在黑板上演示,并鼓励学生一起动手演示,同时观看小视频,让学生感受爬山虎脚爬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出来的动词进行复述。对于爬山虎的叶子,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学,交受叶子的美。

四、练习与运用

对于爬山虎脚的变化,触着墙的和没触着墙的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整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语文要素。侯老师运用教—扶—放—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难点进行充分学习,运用学到的方法,给学生留时间进行练习,锻炼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叶圣陶如何运用细致观察、长期观察来生动形象地描述爬山虎的脚。这样的教学也学生如何对事物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为单元观察日记的写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在阅读教学中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表达,更学会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