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的笔画顺序应该怎么写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汉字中“又”字的原始意义,它原本代表的是我们的右手。尽管后来有了专门的字“右”来表示右手和右边,但在与其他笔画组合时,“又”字仍常常保留其原始含义。
有些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大,使得“又”字潜伏其中,默默贡献,如同无名英雄。只有当我们追溯至篆文,才能发现其原本的身份。让我们来识别几个这样的字。
首先是“寸”字。在篆文中,“寸”字的写法是右手的形状加上一笔指事符号。它作为一个长度单位,从手掌边缘向上约三公分处为一寸,这个地方也是中医号脉的地方。“寸”也有极小极短的含义,如成语“”。
接下来是“及”字。在篆文中,这个字呈现出一个人的形象,加上右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右手去抓前面的人。“及”字的本义是赶上、追上的意思。但在现代的规范字中,这两部分笔画已经整合。需要注意的是,“及”字的笔画顺序,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再来谈谈“史”字。这个字的本义是古代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它由右手和弓钻组成,表示史官掌管占卜。而在篆文中,它变成了由“中”(定位用的旗杆)和“又”(右手)组成,强调史官记事要公正无私。在现代的写法中,虽然笔画已经合并,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剩余的笔画中看出手的形态。
“史”字的主笔是贯穿整个字的“竖弯撇”,前半部分写成竖画的形态,下半部分撇出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弧度。要写好这个字,就要掌握好这个主笔的写法。
讲了这么多关于“右手”的字,是不是觉得这个勤劳的“劳模”真的很辛苦呢?我们的左手是不是只看着右手忙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呢?其实并非如此,下节课我们将重点探讨“左手”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