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田螺几月份吃没有仔(详细资料介绍)

在萧山衙前杨汛村,村民们开始了忙碌的耙螺蛳工作。这个活动不仅是当地的传统习俗,今年还引起了的关注。《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前往拍摄,记录下这一独特的春季活动。尽管节目尚未播出,但杨汛村的螺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杨汛村,耙螺蛳是一项祖传技艺。西小江面上,村民们驾驶着小船,用耙在泥土中探寻螺蛳的踪迹。村民徐哥介绍说,螺蛳隐藏在泥土里,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壳薄肉多的螺蛳。清明前的螺蛳最为肥美,成为了一年中最为美味的时刻。
徐哥表示,虽然螺蛳全年都可以耙取,但人们很自觉地遵守螺蛳撒籽的季节,很少有人去捕捉。夜间是耙螺蛳的最佳时间,周围环境干扰少,螺蛳也会更多一些。每个农户都有自己耙螺蛳的秘密基地,这项技艺一般不会对外公开。
在杨汛村,耙螺蛳曾经是许多人的生计来源。几十年前的杨汛村,耙螺蛳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农忙时种田,农闲时耙螺蛳,是当时村民们的生活常态。那时,大约有三百多条船会出门耙螺蛳,夫妻、父子、兄弟等家庭组合默契配合。
随着时代的变迁,耙螺蛳逐渐从职业转变为娱乐活动。徐哥回忆起当年耙螺蛳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乐趣无穷。现在大多数人因为耙螺蛳辛苦而选择了其他职业。最近几年螺蛳价格较高,有些人通过耙螺蛳一天能赚到一两百元。
那么,我们吃到的螺蛳是否来自杨汛村呢?在杭州的一些农贸市场,记者发现不少摊位都在售卖螺蛳。摊主老徐表示,他售卖的螺蛳来自德清,每天都有不少餐馆预订他们的螺蛳。而仙林苑农贸市场的摊主吴阿姨则表示,她售卖的螺蛳是从萧山的水产市场进货的。
尽管美味诱人,但关于能否随意捕捞螺蛳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了解,全省八大流域目前处于禁渔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表示,如果捕捞行为涉及禁渔区内的干流及部分支流,任何作业方式(除游乐性垂钓外)都是不被允许的。相关部门确认萧山西小江不在禁渔流域范围。
品尝美味的我们也要遵守相关规定。杨汛村的螺蛳文化不仅吸引了食客们的目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杭州日报)
